一个方言美食节目主持人的20年

2023-12-07 15:21 中国播音主持网 行业热议

如果你在重庆,不知道要吃什么,那就一定要听重庆都市广播《吃在重庆》节目,鳅鳅妹作为《吃在重庆》的著名主持人,是重庆美食第一风向标。

今年是她坚守在《吃在重庆》主播台的第二十个年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作为方言美食节目主持人的20年。

小时候喜欢看足球比赛的鳅鳅妹,一直梦想成为一名体育记者。
 
2003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毕业的鳅鳅妹刚巧遇到重庆938电台招聘一批主持人。
 
鳅鳅妹通过层层选拔后进入了台里,作为刚毕业没有任何主持经验的新人,领导分配她和盅盅哥搭档主持一档全新栏目——《吃在重庆》。
 
因为是新的电台,新的节目,为了丰富节目内容,鳅鳅妹和盅盅哥无论寒暑都在外一个店一个店地跑,给店家介绍自己的节目,收集店家的菜品信息和订餐卡,鳅鳅妹告诉中播网,到现在,她依然保管着当年收集到的订餐卡,大概3、4大本。
 
在鳅鳅妹和盅盅哥的努力下,节目开播三个月,就慢慢有了起色。
 
最开始听《吃在重庆》节目的很多都是大学生,随着节目越做越好,慢慢地很多车友也开始听《吃在重庆》。
 
听众不断变化,那节目内容也应该有一些调整,作为刚刚毕业二十出头的新主持人,并不十分了解三四十岁的听友们喜欢什么,想听什么。
 
为了克服这个代沟,领导建议鳅鳅妹多跟盅盅哥交流学习,去了解他们那个年龄段的听友到底喜欢听什么。只有知道听友们想听什么,主持人在节目中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摸索,一步步地不断尝试,鳅鳅妹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一步一个脚印地做了下去。
 
从成为《吃在重庆》节目主持人开始,鳅鳅妹就一直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这一坚守,就坚守了二十年。
 
当中播网采访鳅鳅妹,问她在一个节目坚持做二十年,靠的是什么?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热爱”
 
 
鳅鳅妹说《吃在重庆》从无到有,从零到二十,这个节目就像她的孩子一样。
 
所以她会竭尽全力地去保护它,陪伴它,不希望这个节目受到任何的伤害。
 
虽然新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的节目效果,但是作为《吃在重庆》的主持人,鳅鳅妹说自己在一天,就要拼命做好一天。
 
《吃在重庆》从开播到现在,鳅鳅妹身边的搭档也在不断更新。
 
在节目刚开播,最难的时候,是盅盅哥和鳅鳅妹撑起了这档节目,盅盅哥当时已是非常资深的主持人了,他身上所具有的年代感和风趣幽默是老重庆人非常喜欢的。
 
因为当时节目只有盅盅哥和鳅鳅妹两位主持人,所以他们一年365天都要上节目,没有任何的休息时间。
 
于是栏目组决定再增加一位主持人。
 
那个时候,刚进台的莽娃给听众打电话的风格引起了鳅鳅妹的关注,莽娃的风格跟《吃在重庆》很契合。每次听众打电话,询问店家电话的时候,莽娃就会出来报电话号码,他报电话号码也不只是简单地说电话号码,他会加入自己的风格,用一些好玩的方式把电话号码说出来。
 
莽娃的表现逐渐得到了很多听友的喜欢。
 
在三位主播的共同努力下,《吃在重庆》越做越好,然后就涉及到更多的活动策划、各类对接。于是八斤也加入到了《吃在重庆》。
 
所以听众会听到,有时是盅盅哥、鳅鳅妹和莽娃搭档,有时候是盅盅哥、鳅鳅妹和八斤搭档,不同的搭档也给节目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感。
 
莽娃 盅盅哥 鳅鳅妹 八斤
 
后来随着盅盅哥退休,八斤去了其他节目,所以《吃在重庆》又加入了一位新主播——95年的二娃。
 
现在二娃已经加入《吃在重庆》一年多了,二娃作为年轻主持人,为节目带来了新生代的活力,随着年轻力量加入《吃在重庆》,节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听众的关注。
 
鳅鳅妹说,现在时代发展太快了,可能最近流行吃什么,没过多久,流行的东西就变了,所以她现在每一次上节目,都倍加珍惜。
 
尽管如今新媒体蓬勃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有些主持人离开了广电,但是鳅鳅妹告诉中播网,她依然非常热爱广播。她说,用声音去传播内容的神秘感、想象感是其他任何媒体达不到的。
 
目前《吃在重庆》服务的很多听友都是车友,鳅鳅妹说,当听友在开车的这段时间,就是传统媒体要去牢牢抓住的时间。
 
鳅鳅妹认为如今对于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供选择的工作有很多,那么对于继续选择电台的新人来说,靠的就是单纯的热爱与情怀,她真心建议新人一定要想好,进入电台要面临的困难还是很多的,一定要想清楚,但是只要在电台努力干还是会有收获的。
 
二十年的时光转瞬而逝,鳅鳅妹的声音走进了很多听众的生活,也获得了很多听众的喜爱。
 
尽管时代在改变,媒体生态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但是还是有一大批像鳅鳅妹这样的优秀主播不忘初心,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听众带来一期又一期的精彩节目,向他们致敬!

☻ 

本文由中国播音主持网原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作者:何燕,编审: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