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类1号选手 刘妙然
【3分钟自我展示】
各位好,欢迎收看《新闻聚焦》。
今天上午,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各界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出席开幕大会。大家表示:将为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力量。我们来看记者从现场发回的报道:
(视频)“追梦的脚步向未来迈进,美好的希望在心中升腾”
大家看到的是这样,但实际上是这样。今年是我第八年报道全国两会。
在去年的春节,我在雄安新区采访,市民服务中心的三千多名建设者依然在一线紧张的忙碌着。我问一名员工:“你多久回趟家?”他说:“没时间回。”昨晚在宿舍跟闺女视频的时候,在听到爸爸又不能回家而号啕大哭的时候,他突然发现孩子的身后有一个小画板,上面写着:距离爸爸回家还有一天。挂了电话,女儿在那头哭,他在这头哭。可是他对我说:“我想我能见证着一座未来之城从无到有,我是‘雄一代’。”在那个时候他的眼睛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科比说: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雄安人一、二、三、四、五、几点的雄安都见过,他们甚至会在早上睡早上起,简称“早睡早起”。因为他们的每一天都在书写着历史,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在今年春节,我来到了冬奥会的建设场地,海拔两千米的张家口崇礼。冬奥气象服务队领队郭宏对我说:“你们知道吗?赛场气温低于零下二十(摄氏)度就要终止比赛,缆车遇到六级大风就会停止运行,气象数据甚至会对裁判评分的结果起着决定性因素。”虽然现在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精确的气象数据还是需要人工来测量。气温零下十七摄氏度,风速十米每秒,他们的脸被风雪吹得像圣诞老人。在坝上的制高点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郭宏常常国旗说:“我们团队一定要拿下冬奥气象服务队这枚金牌!”
在1月29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张家口考察结束时对我们说:“(你们用中国的方式为2022冬奥会做出了非常出色的准备)。”他说中国正在完成着非常出色的工作,他为中国效率点赞。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正在做好准备,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风采。
在同一面国旗下,凝聚着近十四亿国人的梦想,而我愿在那些现场,在这方主播台,守望你的梦想。感谢您的收看,我是妙然。
【90秒即兴考核】
今天我们来聚焦一个普通人。
在2005年,大专刚毕业的赵立杰,是一名快递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个公司在招收六名飞行员。经过非常严格的考核,他成功了。
如今他已经从飞行员,变成了机长,累计飞过了四千多个小时。但是他追梦的脚步,从来没有停下。
这个新闻一出,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温暖点赞,我想大家为他点赞的,不仅仅是有梦想,谁都了不起,而是点赞那些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能够默默付出,默默奉献,但是却能够抓住机会,实现蜕变的普通人。
我突然想到袁隆平,袁老,他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粒种子,我们要做一粒好种子。只有我们的身体、心灵、思想健康,种子才会健康,我们的事业才会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而在这儿,我也希望我们大家都能够通过自己奋斗的双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努力,去成长为这样的一颗好种子,去拱起未来更加美好的中国。
新闻类2号选手 崔爽
【3分钟自我展示】
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今天的“脱贫攻坚”特别节目《他乡是故乡》。
照片中的这对父子,都是上海人。老父亲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第一批上海援滇干部。二十多年后,儿子宋杰接过接力棒成为第十批援滇干部,现挂职于云南省普洱市的景东彝族自治县。今年宋杰两年挂职期满了,他主动提出申请继续留任再干一届,干满五年。得知这一消息,今年已经七十一岁的老父亲从上海辗转三千多公里赶到景东彝族自治县,不为别的,就是想来看看儿子,再给儿子鼓鼓劲。但因县里突发山火,宋杰在救火一线忙了三天才赶回县城见到父亲。
这是刚下火线还花着脸的宋杰在给老父亲揉肩。他不知道的是,老父亲背对着他,早已经红了眼眶。这不想被儿子察觉的泪水不仅包裹者对儿子的心疼和理解,更包裹着两代人对援滇工作的责任和传承。老父亲曾经问过儿子:“为什么要再干一届?”儿子说:“我想完成您的事业,亲眼看着景东彝族自治县脱贫摘帽。”像这样的援滇干部有太多太多了,他们把他乡当成故乡来热爱和建设,他们扎根在这里,坚守在这里,与云南各族人民一起,在扶贫路上携手奋斗。
2017年,云南有十五个贫困县实现脱贫,2018年三十三个,2019年力争三十一个,到2020年,最后剩下的九个贫困县也将全部实现脱贫。
我从东北来到云南工作,离开故乡也整整十年了。我想很多朋友应该和我一样,我们为了追寻梦想,生活打拼在他乡,故乡对于我们来说逐渐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地址、一沓往返的车票、甚至是电话那头父母的叮嘱和满头的白发。但当我看到这群援滇干部,我突然意识到,你为之奋斗的他乡又何尝不是你难忘的故乡?它更像是一种信仰,它让你站在这里,却看到更远的地方。
如果有人再问我,你是哪里人?我会认真的回答:我是东北人,但我的家在云南。
【90秒即兴考核】
大家能想象吗?一个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有0.1(度)的江苏女孩,在2019年江苏省高考总分为480分的情况下,竟考出了407分的好成绩,最终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
这个女孩,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她叫周芷晴。通过这两张图片,大家看一看,在课堂上她只能用望远镜来看板书,用放大镜来读书写作业,她所付出的努力要比正常的孩子要多得多,多得多。
每一个优秀的人,都会有一段沉默的时光。这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都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作“扎根”。
大家看到了吗?在周芷晴过去的日子里,通过放大镜放大的不仅是她生活中照进的微光,折射出的是她人格的闪光,以及折射出她的未来以及中国青年的未来。
☻
本文内容来源有声语言艺术学,
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月半,编审: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