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回归,她都要老了”

2022-08-12 04:00 播音主持指南 行业热议

 

“大家好,

 

欢迎您收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

 

我是李红。”

 

每晚20:30,这档CCTV-4播出的两岸新闻栏目,就会准时和观众见面。

 

这句开场白,李红已经说了将近20年。

 

 

外界看来,她没有董卿、杨澜的名气,也没有后生小花李思思、王冰冰年轻。

 

却一己之身,无数次撑起「海峡两岸」的收视率。

 

2003年,李红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海峡两岸」栏目主播。

 

此后20年如一日。

 

从25岁时的花样年华,到44岁时饱经世事后红颜依旧。

 

「海峡两岸」仍在按时播出,一切好像都没有变,一切又好像都变了。

 

同样,海峡两岸,20年过去了,

 

一切好像都没有变,但一切又好像都变了。

 

放在今天,很多90后已经不知道李红。

 

撇去“央视美女主持”的头衔,其实李红早该火了。

 

 

· 1  

 

《海峡两岸》是一档时政节目,在大陆和台湾都有受众,李红出色的主持能力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但也因为她的这份敬业,李红曾在外网上被黑的体无完肤,深陷舆论的漩涡里。

 

 

起因是一次李红录制视频的标题里有“求和”二字,这引起了台湾不良媒体的注意,媒体借这个为契机大作文章。

 

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关于李红的抹黑稿,即使她后来接受采访时解释:“我的本意是促进两岸沟通与和平”却还是未能阻止这些文章在网络上泛滥。

 

 

文章用“诈骗”“性侵”“车祸”,这些吸睛的词汇博人眼球,几乎是同一时间发布,里面的内容却完全一样,为了赚取流量夸张的去渲染。

 

 

文章大致内容就是:

 

李红嫁给富商吴xx,后来吴因为性侵被捕,公公诈骗110个亿,自己的弟弟也因为酒驾入狱。

这些文章不断的把李红妖魔化,似乎所有戏剧化的悲剧都在她身上应验。

 

实际上,这些谣言漏洞百出,单是李红嫁给富商吴xx这条就错了。

 

案发当天他正在相亲,后来因性侵警察将他逮捕,官方的通报记录显示他是单身,他又怎么会是李红的丈夫呢?

 

李红对于这些谣言说“那都是没影儿的事”,之后便一笑了之。

 

 

她很少分享自己的私人生活,李红的自我保护,以及她难以辩解的处境,给了这些不良媒体的可乘之机,频繁的进行炒作。

 

 

他们不仅剪辑李红外派的视频增加可信度,甚至有台湾的知名人士利用这些传闻,对她大肆羞辱。

 

 

迫于对岸的舆论压力,李红不得不离开了荧幕。

 

阔别28天之后,她才在双十这个重要的节点,再次卷土重来,重新跟喜欢她的观众见面,李红用行动击破了那些流言。

 

· 2  

 

事情到这里其实并没有结束,李红回归以后,有人打探到她的成长经历,开始在网上发帖。

 

公开了李红的个人隐私,嘲笑她出身贫寒,不配被大陆人称为“女神”

 

 

确实根据那个人的曝光,李红没有嫁入豪门,家庭也并不显赫。

 

1978年李红出生于东北吉林省岔路河镇的一个普通乡村,父亲曾经在乡村附近的国企工作,母亲因为身体不好,只能卧病在床,偶尔打一点零工。

 

李红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异,但在她从初中毕业的时候,国企改革,随着下岗的浪潮,父亲失去工作,家里一下子陷入窘境,没有收入来源,李红和弟弟只能辍学去挣钱。

 

 

她在镇子上的商场里卖过衣服,做过收银,也在饭店里刷过盘子当服务员,为了保证一家人的开销,她和弟弟做过形形色色的工作,吃了很多苦。

 

李红的命运,本来可能和那个年代很多女孩一样,辍学之后找个人就嫁了,接着这一生就在为家庭的操劳中度过。

 

李红的父母也是这么打算的,甚至已经给她找好了婆家,连订婚宴都摆了,在农村这意味着结婚是板上钉钉的事,但在这天,李红却提出自己想继续读书,哪怕勤工俭学。

 

李红父母自然不同意,订婚的男方家庭条件还不错,李红只要跟他结婚,就能缓解家里经济的压力,改变窘迫的处境。

 

但李红的态度却很坚决,提出不同意读书就喝农药自杀,父母最终被她打动将这门婚事给退了。

 

1996年,她自己去参加了高考,但李红离开校园已经太久,没能出现一击即中的奇迹,这次她只考上了吉林的教育学院。

 

1998年,她去了北京广播学院进修,因为表现优异,李红先是被招进了镇电视台,接着又去了县电视台,次年被吉林市电视台看重,把李红挖到了自己的麾下。

 

 

这个时候的李红在吉林市主持早间新闻,无论酷夏寒冬,她都需要凌晨五点准时起床,李红从未觉得辛苦,恰恰相反,她觉得自己在清晨骑自行车的样子很酷。

 

工作中她任劳任怨,生活里也不曾有过松懈,这段时间她又进入吉林大学的新闻专业继续学习。

 

 

正是这一年,央视开始从地方台扩招,放宽了主持人的名额,经过了三年的摸爬滚打,李红靠着自己出色的能力进了央视,这一年是2003年,李红开始主持《海峡两岸》这个栏目。

 

 

李红接手《海峡两岸》时,这个节目一切为零,形式也比较原始,对于一个擅长文艺新闻主持的李红来说,去做敏感性很强的访谈节目,无疑是个挑战。

 

从每期内容的主题,深度,包括遣词用句,这些都需要李红自己摸索,她常常忙到夜里凌晨,看着周围的同事已经陆续收到鲜花和掌声,李红觉得自己就像坐上了冷板凳,她只能“文火慢炖”。

 

 

如今《海峡两岸》已经变成业内的翘首,它的成绩一直在中国新闻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收视率也从未跌出过全国前五,这份答卷李红用了十八年。

 

 

这是个漫长且寂寞的过程,能一直坚持下来,完全依赖于她对主持的喜爱,李红曾表示过,一份工作你越热爱,它越神圣,付出的也就越多,其实付出的越多人会显得越伟大。

 

 

就这样她把冷板凳慢慢地坐热了,自己也成了《海峡两岸》的标签,李红不再是那个当初那个因贫辍学,只能打工苦读的农村少女。

 

她吃的苦因为坚持,到最后都变成了最甜的糖。

 

那些经历也让她的成功变得更有质感。

 

· 3  

 

李红一路走来没有一刻忘记家人,独立之后,她一直都悉心照料生病的母亲,让辍学的弟弟重返校园,在姐姐的影响下,弟弟也没有让李红失望,他考到北京学习了摄影,现在成为张艺谋的副导演,参与拍摄了《一秒钟》和《悬崖之上》,而并非如谣言所说,因车祸入狱。

 

 

每个人心里都有强的自己,一个弱的自己,他们总在我们心里对峙,只是每次遇到难处的时候,李红都选择了强的一面,迎难而上,曾经很疲倦的时候,她也在社交平台上鼓励自己:

 

「那么多当时你觉得快要了你的命的事情,那么多你觉得快撑不过去的境地,都会慢慢的好起来。就算再慢,只要你愿意等,它也愿意成为过去,而你那些暂时不能战胜的,不能克服的,不能容忍的,不能宽容的,就告诉自己,凡是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让你更强。」

 

正应对了《平原上的摩西》里那句话:

 

“只要你心里念的是真的,只要你心里念的是诚的,高山大海都会给你让路。”

 

 

李红从农村出来,独自参加高考,失利过一次之后,没有放弃自己,多次重返大学进修,后来选进央视她又把《海峡两岸》从零做到傲人的成绩,她没有浪费自己的天赋,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

 

李红斩获了荣誉的同时也继续丰富自己,她学习戏剧,博览群书,展示才华。

 

 

李红蜗牛一样从吉林地方台爬到央视,不断的进步,不停的前进,从一个农村姑娘变成让众人喜闻乐见的著名主持人。

 

Against all odds

她对抗了所有概率,尽管困难重重。

 

这样的人谁能不心生敬重呢?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未来可期。

 

如果一个人性格健全,他不会去质疑李红的成功,抨击她,诋毁她,甚至侮辱她。

 

其实把星星从天上拉下来,他也一无所获,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因为出于嫉妒,因为那些良好品质,是他们再也不会拥有的东西了。

 

 

“原来风雪可以,让我坚强让我感动,坠落在我的梦,只要一点火种,依然照亮我笑容”

 

这是李红最喜欢的歌曲《花火》里歌词,正是她自己的人生写照。

 

作为时政节目主持人,李红经常要面对一些尖锐话题。

 

要是没有相关背景和足量的知识储备傍身,是做不长久的。

 

但李红总能恰如其分的做出反应,对答如流,可见其专业功底。

 

也因此,她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将近二十年。

 

几乎没有因为个人原因影响过工作。

 

央视官网截图

 

期间,李红当然也主持过其他非时政类节目。

 

比如在央视互动竞技节目「想挑战吗」、纪实音乐节目「唱给你听」。

 

再比如2018年CCTV的网络春晚、2019年CCTV中秋晚会。

 

每每过场,总是惊艳四座。

 

 

走不开的,还是「海峡两岸」。

 

正如她说过的那句话:“每一份职业都有她的神圣所在,比如我是一位主持人,越热爱越神圣。”

 

流水的时光,铁打的李红。

 

大幕已经徐徐展开,相信那一天不远了。

 

让我们和李红姐姐共同见证。

关于作者:视觉志(ID:iiidaily)用文字记录生活,用照片描绘人生,每晚听你倾诉喜怒哀乐,陪你走过春夏秋冬,撑起朋友圈数千万人的精神世界。转载请联系(ID:iiidaily)授权。

 

谈谈你的看法吧!

 

本文来源:网络信息综合整理
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