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董卿处境尴尬,风波不断,《朗读者》第三季也烂尾!

2022-07-09 04:00 播音主持指南 行业热议
近日,一则关于央视主持人董卿丈夫公司被强制执行超7亿元的消息,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平台的热搜榜,加上前不久有媒体爆出的董卿上海豪宅紧急转让易手,种种迹象表明,董卿一家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考验。
 
因此,董卿再次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网友众说纷纭,有说风凉话的,有幸灾乐祸的,有马后炮的,有替董卿不值的……
据权威媒体报道,董卿老公、上海百亿富豪密春雷,已神秘失联数月。
失联的原因,目前有两种说法:
 

1.密春雷被上海经侦部门带走调查。
2.密春雷失踪了,股东们联系不上他,家属也不知他身在何处。
与此同时,三个被证实的新闻,在财经圈掀起轩然大波。
●早在今年1月份,密春雷已书面授权其他股东,替其履行旗下览海医疗董事长职责。
●审计出问题后,5月5日,览海医疗停牌,退市成为大概率事件。
●密春雷和董卿在洛杉矶价值近900万美元、7房11卫带超大游泳池的豪宅,挂牌出售。
这一切的佐证,都指向这样的事实:
 
“央视一姐”董卿,和富豪老公密春雷结婚9年后,个人生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暗涌。
 

 

在富豪云集的上海滩,年纪不大、身价不菲的密春雷,是低调且神秘的存在。
他出生于1978年,至今刚满44岁。
 

 

至于他一夜暴富的发家史,江湖流传不同版本。
一个版本是,他高中毕业就辍学,做期货赚得第一桶金,而后乘上中国地产黄金时代的快车,赚盆满钵满。
一个版本是,他毕业于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家族背景很深,和前妻金晶一起,几乎承包了上海崇明岛的公路基建和物资运输,借此快速发家,并迅猛扩张商业版图。
2003年,年仅25岁的密春雷直接拿出5000万现金,注册成立览海集团的前身——上海中灜的豪横,让江湖人对他刮目相看。
随后,敢做敢想的密春雷,将蛋糕迅速摊大,业务涉及房地产、汽车、银行、保险等。
鼎盛时期,其旗下公司高达133家,以105亿身价,成为胡润百富榜上的富豪。
密春雷震惊财经圈的大手笔,是一口气以60亿的巨资,买下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的商办地块后,又迅速接盘了华谊兄弟冯小刚电影公社。
 

当然,仅仅靠豪横,在商贾云集的上海滩,还不足以密春雷火出圈。
密春雷最著名的身份,是“央视一姐”董卿的老公——
密春雷和董卿相识于一个企业家联谊会。
密是受邀企业家,董是活动主持人。
相见恨晚,一见倾心,再见倾城。
密春雷为追求董卿,和发妻金晶离婚,经常打飞的跑到北京和董卿约会。
 

 

董卿知识分子出身的父母,一度不看好女儿的这段恋情:
密春雷是商人,比董卿小5岁,和文艺界不搭边,在追求安稳的父母看来,他并非良配。
董卿没有听从父母的劝阻。
2013年,董卿和密春雷结婚。
婚后一年,董卿暂别央视,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美国南加州进修。
 

后被媒体证实,真实原因是赴美产子。
900万美元的豪宅,就是董卿在美国待产时,密春雷为妻儿所购。
董卿在美国生产后,重返央视舞台,带团队打造《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一系列有口皆碑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广受好评,迎来个人事业的高光时刻。
碍于央媒从业者的身份,董卿从未在公开场合谈过自己的配偶。
2016年9月,在央视《挑战不可能》第二季发布时,她才首次承认自己有孩子,也是一位小心翼翼的母亲。
董卿出生于1973年,2013年结婚时已40岁。
作为一名容貌和才华兼备的职业女性,董卿婚前的情感八卦,一直都备受关注——
抛却江湖种种传言,董卿的婚恋,比较可信的有这么5段:
在杭州读书时,遇见了读研究生的初恋男友。
在东方卫视时,结交过一位公务员男友。
到上海电视台后,她和台里的导演黄辉,有过一段办公室恋情。
荣获第五届金话筒奖,被调到央视前后,和著名主持人程前相恋。
 

和程前相恋五六年后分手,后遇见富商密春雷。
这5段恋情中,伴随董卿个人努力,她脚下的平台也一步步提升,身边的男友也越来越著名。
这符合两性关系的法则定律:
你是谁,你的平台在哪里,你有着怎样的身价,决定了你会遇见谁。
从这一点上来说,那些不断往高处攀登的女性,注定是要背叛往事和旧人的。
这不是薄情和势利,而是她的王国和疆土,都在不断扩容升级。
如果伴侣不能和她同步快速的成长,那势必被她远远甩在身后。
这很残忍,但这是真相。
硬币的另一面是,富贵险中求。
一个女人,成长得越快,站得越高,嫁得越好,面临的危机和风险也就越大。
高处不胜寒,豪门亦凶险。
密春雷神秘失联后,有自媒同行撰文嘲讽董卿豪门梦碎,怕是要步刘涛后尘,替夫还债。
董卿看起来温婉大气,平和从容,但她骨子里是一个因安全感极度匮乏,对自己非常狠的人。
“我充满防备和战斗性。我一年做130多场,累到尾椎骨第四节骨裂,然后瘸着拐着撑下来,累到生理期紊乱,整个脸全是痘痘。
我一直都很紧张,我也不知道怎么松弛……
我做什么事儿都用尽全力,毫无保留。”
一个对自己非常狠的人,对事业和伴侣都有着极高的标准。
因为她好胜心极强,处处都要拿到最优,事事都要胜人一筹,包括结婚。
她即便站在山巅,还想够着太阳。
她充满斗志,永不满足,势必被“更好更强更优”的欲念裹挟,永远追逐更好的目标。
她事业辉煌和婚恋暗伤,都能在她性格里找到注释。
性格决定命运。
 

从艺校毕业后,董卿进入上海电视台当了几年外景主持人,而后因表现不俗,获得了诸多采访大牌明星的机会。
小有名气后,她又接受了央视递来的橄榄枝,一路北上加入西部频道(已停播,现已成为CCTV-12)。
 

2005年,32岁的董卿首次亮相春晚,正式踏入央视一号演播厅,从此一步步从画面边缘,走向舞台中央。
董卿越来越忙。
儿时她形容自己是奔跑在轮子里的仓鼠,而今她变成了奔波在各大主持现场的“永动机”。
工作量随着知名度不断累积,最忙碌时她每年要主持超过130场晚会,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4个小时,一年至少有500个小时在飞机、汽车上度过……每天不是在主持节目,就是在准备主持节目。
2009年春晚,董卿在介绍马东出场时,误将其姓名说成了“马先生的儿子马季”。彼时她丝毫没有察觉,直到直播结束后听到同事的安慰,她才猛然发觉。
对于这次口误,周遭人表示谅解,因为任何人都会犯错。可对于永远不会放自己一马的董卿来讲,这便是“天大的错误”。

 

那一夜,董卿缺席了直播结束后的庆功宴。在大年初一的凌晨,她一个人迎着寒风回了家,沉默着吃完了一份速冻饺子,然后在睡醒睁开眼睛的瞬间泪流满面:
“我觉得那么成功的一场晚会,全都被我一个人毁了。”
一刻不停地前进让她饱尝收获的满足与喜悦,她享受掌控舞台的感觉,所以在意外来临时才会不知所措。
后来董卿更加努力了,她认为自己是为“工作而生”,“每天收工之后就会特别空虚、失落,因为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沿着父亲从前走过的路,董卿完美复刻着他的勤勉。她热爱这种不停生长的激情,以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奋斗”,可岁月却在此时提醒她:
成长是“前进”,但偶尔也要回过头,看看来时的路。
 

在董卿刚好40岁那年,她终于感受到了倦怠。她隐约觉得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上台不再有激情,我开始套着模板主持了”。
停下休整的念头在她的脑海中反复闪过,直至听到母亲的话,才终于坚定。
 

这次谈话后不久,董卿选择暂停工作出国留学。
她为原本飞速前进的日子踩下了急刹车,而后因为惯性被撞得鼻青脸肿。
在退出公众视野的日子里,她第一次失去了对生活的掌控。
离开了熟悉的生活和工作,董卿开始为柴米油盐发愁。鸡毛蒜皮填充着生活,让她发现很多事情自己根本应付不来。
“那时候,我经常晚上睡不着,一个人坐在地上流泪。我感到恐慌,因为我知道自己放掉了什么,却根本看不见会得到什么。”
2017年央视春晚
董卿于舞台上的最后一个镜头
董卿变得很迷茫。
她陷入了自我怀疑,并且患得患失,她弄丢了一切激情与动力,日复一日地重复着沮丧和失落。
出国前她问自己,敢不敢和从前做个了断,答案是肯定的。
那这之后呢?只能眼看着日子变得琐碎与平庸吗?
董卿想,“了断”不该是停滞,而应该是寻找新的起点,而后继续奔跑。
2016年,董卿拿着两张纸找到了中央电视台,而纸上写着的,正是《朗读者》的策划案。
没有任何争议,该项目在此后的讨论会中被全票通过,董卿也在那一天从主持人,变成了制作人。
 

“一个念头在脑中,两页策划在手上,三个散兵起步,四处磕头化缘。”
董卿如此形容《朗读者》筹建之初的状况。
在为其奔波的一年,上到寻找赞助、嘉宾邀请、主题拟定、文案撰写,下到舞台搭建、地板选择、灯光布景……
为了将纸上的策划变成现实,董卿参与了制作节目的每一个环节,喋喋不休地向每一个问询的人,讲述心中对于新节目的构想。
 “筹备(节目)的时候哭得更多,经常眼看着事情要成了,结果又不成,一次又一次,觉得怎么就这么难呢!一个人坐在地上哭,哭完继续干。”

董卿在幕后筹备《朗读者》时期
无数个时刻,董卿都已在绝望的边缘徘徊,可无论如何,在太阳重新升起时,她仍会微笑着准时出现在会议室里,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这是她的习惯,也是从小到大父亲告诉她的道理:
向前跑,哪怕短暂失望、迷失;别停下,因为远处一定是灯火通明。
2017年1月8日,《朗读者》开始第一场录制。
此前董卿不断用“若真心渴望做成一件事,那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激励自己,而在那一天,她终于看见了宇宙的形状。

董卿在《朗读者》的第一个出场镜头
在那个她亲自构建出的“朗读星球”里,她读动人的字句,也听动人的故事。
在《朗读者》首期节目播出后,董卿收到了一条来自父亲的长短信。
在那条消息中,面对女儿主持春晚也只说了一句“马马虎虎”的父亲,第一次对女儿讲出了赞许的话,他说:
“我终于知道你想做的是什么了,我为你感到骄傲。”
那一刻,董卿如释重负。
 

这些年,董卿依旧在奔跑,姿态却越来越松弛。她仍然习惯为一个目标全力以赴,却不再执拗地只求成功。
她说,自己用了10年的时间,才和心中的理想和解。
从前她喜欢主持,因为她觉得那只是一份工作,可以满足她“穿得很漂亮,光鲜亮丽地站在舞台上”的愿望;
后来她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她已然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能让这么多人聚集在同一方舞台里讲述人生中的酸甜苦辣,而后感知生命的悲欢离合,“我何德何能”。
而再次投入巨大精力,克服诸多困难,时隔三年才录制完成的《朗读者》第三季,却出师不利,命运多舛。
首先是档期不固定,然后被挤出周末晚间黄金档,再然后周播变季播再变年播,最后12期节目播了一半,剩下的就不了了之。如今的董卿内忧外患,《朗读者3》恐怕会被永久打入冷宫,不得再与观众见面了。
《朗读者》第三季是近两年董卿在央视主持的唯一一档节目,由董卿亲自担任制片人和主持人。开播之初有媒体曾评价:“《朗读者》第三季带着一种时代的张力回归。”
 
众多官媒发长文力挺,业内同行纷纷点赞认可,数个话题登上热搜榜。可惜,诸多原因造成没有机会持续发力,随着董卿丈夫负面消息的发布,对董卿主持事业的打击肉眼可见。
 

 

现在,不仅《朗读者》第三季烂尾,董卿本人也屡次三番负面新闻缠身,在央视的处境越来越尴尬。
 
《朗读者》第三季于2021年9月18日开播,到2022年1月23日才播第七期,剩下的5期节目也不知何时能播出,作为节目粉也只能无奈地一声叹息。
让我们精心等待,最后的结果吧。
说说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吧?
☻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综合
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