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读错“李靓蕾”的名字!

2021-12-23 04:00 播音主持指南 训练课程

 

来自微博

 

其实,作为播音员看到一个不熟悉的人的名字,有多音字的时候,也容易像AI一样出现不严谨的做法,随意选择一个较常见的读音,而没有进一步地证实。

 

当然,AI也有一个优点,就是单音字绝不会读错。比如“蕾(lěi)”肯定不会错读成léi,因为在AI的字典里“蕾”只有一个读音。而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来说,如【徐静蕾】的“蕾”则很容易错读成读 léi 

 

“靓”有两个读音 liàng jìng

 

靓(liàng)通常是形容人的,比如:靓仔、靓女、靓丽。

 

靓(jìng)一般是形容妆饰、打扮的,比如:靓妆。

 

注:靓妆(jìng zhuāng),不读liàng zhuāng。

 

有朋友说,从意思上来分析,似乎人名里的“靓”读“liàng”更合适。

 

坚持“名从主人”的原则,就是要我们避免出现这种主观臆断。

 

就如关于【江竹筠】(江姐的人物原型)的“筠”是读yún还是读jūn,也时常有不少讨论。

 

有朋友说,“筠(yún)”这个读音是竹子的意思,所以读“竹筠(zhú yún)”,以“竹子”自喻,体现高尚的气节。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逻辑性,但本质上还是纯主观地想象,与“猜测”无异,是不能作为判断读音的依据的。

 

对于多音字,我们习惯性地会依据“意思”来判断读音,但在判断人名读音时,尽量不要用这个办法。

 

从历史资料来看:

 

江姐,从5岁发蒙读书始,父亲给她取的学名叫“江竹君”,到她被捕入狱之前就再没改变过。至今存世的1940年中华职业学校发给她的修业证书和她随后考入国立四川大学的入学登记表上,都写的是这个名字。

 

后来换了一个字的“江竹筠”,是她被捕入狱后临时取的化名。但这个化名并没有改变她名字的读音,只是用了一个同音字而已。(来自百度百科)

 

通过这段资料可见,【江竹筠】原名【江竹君】,“筠(jūn)”就是“君(jūn)”的同音字。

 

从这个角度来说,“筠(yún)”这个读音就变得不合逻辑了。

 

目前,我们看到“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视频,以及央视《新闻联播》中,都是读“江竹筠(jūn)”。

 

可见,人名的读音一定要避免“想当然”,严谨,再严谨。遇到拿不准的读音,不要主观推测,一定要求证。

 

也有说,备稿的第一步,就是先确保稿件里的“人名”不读错。当然,这不仅仅是要找出不认识的字,事实证明,“认识的字”可能更容易错。

 

☻ 

本文内容来源:播音缘(ID:boyin8)

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