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帅国脸郭志坚:央视主持23年,却因屡次出错,被嘲靠脸进央视!

2021-08-05 22:28 播音主持指南 行业热议

 

有人说他是《新闻联播》中的最帅国脸,也有人因为他时常在屏幕前犯错,嘲讽他“靠脸上位”。

 

他曾在一句话中出错4次,也曾因读错地名和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展开争论。

 

他就是郭志坚,一位时常面带微笑播报新闻的主持人。

 

业务能力屡次遭到质疑的他是如何在央视站稳脚跟的,今天就来讲讲他的故事。

 

 

1971年,郭志坚出生于河北张家口,父亲为他取名志坚,意在让他成为一个志向坚定的人,而他也没有辜负父亲对他的期望。

 

高中时期,郭志坚十分喜欢朗诵和写作,他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并在比赛中多次获奖。

 

因为在朗诵方面表现优异,很快郭志坚就被学校里的一名“电教”老师注意到了,这位老师建议郭志坚日后能够从事声音方面的工作,还向他极力推荐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系。

 

在播音主持这条路上,电教老师是郭志坚的第一个引路人,他不仅抽空指导郭志坚练习播音,还为他借来学校的广播站,教他编辑、录音和导播。

 

渐渐地,郭志坚对播音主持行业有了全面的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考入北京广播学院的决心。

 

1992年,郭志坚考入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系,广院的时光对郭志坚来说是充实又快乐的,虽然他不是班里名列前茅的学霸,不过他的各项综合成绩还是经常受到老师的赞许。

 

大二那年,他获得了去北京台实习的机会,在那个电视行业蓬勃发展的年代,郭志坚这样的专业人才很快就得到了重用。

 

 

连续两年在北京台实习为他积攒了宝贵的工作经验,他也因为表现不错,毕业后继续留在了北京电视台。

 

1998年,郭志坚被调入中央电视台播音组工作,他的职业生涯也在接下来几年实现了大跳跃般的进步。

 

进入央视后郭志坚先后主持了《晚间新闻报道》《现在播报》《新闻30分》等节目,同样是主持新闻,他在主持时却和其他主持人有着很大的区别。

 

郭志坚五官帅气,播报时总是带着一副亲和友善的笑颜,他被公认为是“以冷峻严肃为主要面部表情的央视播音员中笑容最多的一个”,他也因为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欢。

 

 

2007年,郭志坚首次坐在《新闻联播》的录播厅,和李瑞英一起主持联播,正式成为了一名《新闻联播》的主持人。

 

虽然在这之前,郭志坚已经有了近十年的主持经验,可真正坐在这个位置时,郭志坚还是紧张了。

 

同行李梓萌曾在节目中爆料,每次开播前,郭志坚都会在自己的桌子前贴上写满字的小纸条,自己有一次凑近看了才知道,小纸条上写满了“稳住”两个字。

 

 

即便如此,郭志坚还是会经常性地犯一些小错误,有时会看错镜头,有时一句话会磕巴好几下。

 

有时候甚至连开头和结尾的打招呼环节也犯错,因为读稿子经常跳行,观众们还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郭大跳”。

 

有网友仔细观察后发现,凡是长时间的口播,郭志强一般都采取录播的形式。

 

坐在《新闻联播》的镜头前,郭志坚的面前是全国观众,他的任何细小失误都会被放大。

 

有一次当他播报安徽六(lù)安的新闻时,将六(lù)安读成了六(liù)安,网友们纷纷出来纠正他的读音。

 

而他也立刻搬出了新华字典,称自己的发音是遵循字典的,并没有读错。

 

其实这种地名的读音理应遵循当地的古法,是一种文化和习惯的传承,而身为一名央视的新闻主播,如果不按照字典的读音来的话,反而会扣钱。

 

一边是观众的不满,一边是被扣的工资,郭志坚夹在中间,也着实显得为难。

 

 

因为长年累月的出现失误,甚至还有观众怀疑郭志坚是“靠脸上位”的。

 

这位曾经的天赋型播音员,口碑也慢慢走上了下坡路。

 

其实从高中起,郭志坚就一直坚定着自己的目标,他没有尝试过除播音以外的任何工作,在被质疑业务能力时,也从未想过放弃。

 

虽然长相帅气的确为他吸引了不少粉丝,但能走到今天这一步,绝对不是只靠长相就能换来的,是不忘初心的努力和脚踏实地,造就了今天的他。

 

为了这份工作,郭志坚已经付出了许多心血,为了配合台里的工作时间,郭志坚经常没空去照顾自己重病的父亲。

 

虽然有着可观的收入,可年迈的父母不习惯城里的生活,郭志坚只好将他们送去当地最好的养老院照看。

 

尽管这样,还是会被有心之人做文章,说他对自己的父母不管不顾。

 

郭志坚曾在一次采访里说,自己现如今最大的心愿就是可以多陪陪家人,早些年因为忙于工作,和家人相处的时间实在有限。

 

 

希望郭志坚可以协调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提高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能多抽点时间陪伴在家人的身边。

 

说说你对郭志坚的印象吧?

☻ 

内容来源:百家号-南城娱乐官

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