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氛”不读qì fēn?可以!

2021-07-07 21:06 播音主持指南 训练课程

 

有朋友看了「李梓萌现场报道」的视频,留言说康辉老师把“气氛”的“氛”读错了(其实没有读错)。

 

也发现,确实常有朋友对“气氛”的读音有误解,借此文做一些讨论,以解开误会。

 

 

# “气氛”的“氛”一般轻读 #

依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气氛”的注音「qì · fēn」中间有一个“圆点”,表示:“气氛”一般轻读,间或重读。

 

也就是说,“气氛”的“氛”一般读轻声,有时也可以读阴平。
可见,康辉老师读的是轻声,没有读错。
# 误解 #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开始,对“气氛”读音做了修改,标注为“可读轻声”。
不过据观察,目前很多关于“气氛”读音的知识讲解(包括百度汉语、百度百科、一些微博、公众号等),多是强调“氛”必须读“阴平”,而没有说明“可读轻声”,这往往就误导了很多学习者。
另外,我们知道“氛围(fēn wéi)”容易错读为fèn wéi。
这也可能使我们对“氛”读音像“去声”就会非常敏感。听着感觉像去声,第一反应就是“读错了”。
轻声有时确实听感上,与去声相近。
 
# “轻声”似“去声”?#
“气氛”若读轻声,就意味着“氛”失去了原有的调值,不读“fēn”了。
学普通话我们对“上声变调”、“去声变调”比较熟悉。
其实,轻声也是一种“变调”。
轻声的“调值”是随着前一个音节的声调而变化的。
以“气氛”为例:
前一个音节“气”是去声,“氛”读轻声时,调值则一般认为是“21”。(依据语音实验)
 
“21”是一个低降调
去声“51”是一个全降调。
轻声音节在“阴平、阳平、去声”之后,调值都是“降调”的形式,可以说,确实与去声有相似性。
当然,轻声的“调域和音长”通常比“去声”是要小很多的。
# “因为”也被误解 #
这是在微博传播比较广的一份易读错字图片,这种传播对于规范普通话读音是非常有益的。
稍有不足就是“因为”的注音不准确,可能会让人误以为“因为”的“为”必须读“去声”。
“因为”与“气氛”类似,是一个“可轻,可不轻”的词语。
因为(yīn · wèi)在《现代汉语词典》注音中也有一个“圆点”。
意思是,“因为”的“为”一般读轻声,有时也可以读去声。
# “可轻,可不轻”的词语怎么读? #
这类“可读轻声,也可不读轻声”的词语,什么时候读轻声,什么时候读原调呢?
庄重、严肃的语体语境,一般不读轻声,比如时政新闻播音。
而相对轻松、随意的语体语境,多读轻声。
比如“棉花、学生”都是“可轻,可不轻”的词语,在新闻里少读轻声。日常口语里,则多读轻声。
再比如,如果任何语境中,“因为”都读成“中重格式”,语调就容易生硬。
读“重轻格式(轻声)”就自然多了。
☻ 
本文来源:播音缘(ID:boyin8)
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