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北:江苏卫视新闻主播——中国第一位全能新闻主播

2021-04-26 17:31 中国播音主持网 行业热议

如果看过江苏台《1860新闻眼》《江苏新时空》等节目的观众,一定会对里面那个主持风格潇洒自如、大方自信的主持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近日,他更凭借优秀作品《江苏新时空》捧得电视播音作品“金话筒奖”。他就是江苏卫视著名主持人张晓北,并且是目前江苏广电总台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男主持人。行内人都知道,“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是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节目主持人委员会于1993年创立的,为表彰优秀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而专设。金话筒奖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最高荣誉。1997年,该奖被纳入广播电视界最高级专家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奖”。全国每年只产生20位电视节目播音员主持人,想要获得这一奖项是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的。

仗剑走天涯 走上主播路

张晓北是河北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北广播音系,并获得研究生学历。小时候的张晓北很是叛逆,别人都“父母在不远游”,他却总畅想“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高中毕业那年,竟猛地对音乐有了些灵动,还参加了当地歌手大赛并且获得了奖项,由此他想顺势想报考音乐学院,结果事与愿违。后来通过潜心努力,选择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如愿以考入了人才济济的北广,立志成为一位优秀的主持人。终于可以循着“声色俱佳、德艺双馨”的系训,开始从每个汉字入手,练习如何把它们都发成“枣核”型。

由于不断刻苦勤奋的学习,毕业后的张晓北成了各大卫视“抢手”的新主播,验证了几年寒窗的价值。最终,他选择了长沙。张晓北是个喜欢低调做人做事的北方人,在“湖南有线电视台”有过改之,有功沉默以坚持,如此时光飞逝。当修完了研究生课程、拿了省内的两个专业一等奖,全国有线电视台开始撤并,张晓北选择了江苏广电总台,开始主播曾荣获“全国首届十大广播电视新闻栏目”称号的《江苏新时空》。张晓北力求每档节目都达到高质量主持,他主持节目的风格潇洒自如、大方自信,赢得了社会各界观众的认可。2006年作为主持人与台湾“东森电视台”合作录制4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江苏世纪风》,在岛内播出后反响热烈。

中国第一位“播讲说、词曲唱”新闻主持人

张晓北拥有的荣耀不仅仅如此,他还是主任播音员、2009年度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播音主持作品奖获得者、江苏省“五个一批人才”成员、中国第一位“播讲说词曲唱”新闻主持人……尽管成为优秀的主持人,但是张晓北并没有丢弃曾经对音乐的爱好,利用业余时间自己写词写曲创作歌曲,很多歌曲都在不少媒体播放,至今他创作的《早安江苏》更是广为传唱,天天从江苏城市频道传出。他也成为了中国第一位“播讲说词曲唱”新闻主持人。他这种多才艺、综合能力强的特点至今在国内新闻节目主持人中还难以找到第二人。晓北的心声及格言:生活是旋律,心跳是节奏,阅历是歌词,人生处处都是歌……

成功绝非偶然

并非命运对他格外的眷顾与支持,任何的光环和荣耀的获得, 都须得付出成倍的汗水与艰辛。还记得6年前,刚调入江苏广电总台的时候,晓北深切的感受到了主持人是一种竞争激烈的职业,压力自然是少不了的,然而,他积极的调整自身定位,不断反省自己、充实自己,将压力转变为动力,先后主持过《1860新闻眼》《大写真》《黑白档案》《新三言二拍》《有一说一》《江苏新时空》等优秀节目,晓北主持的节目极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用多种方言说新闻、调动曲艺元素讲新闻,赢得了社会各界观众的认可,奠定了自己的主持风格。

正如晓北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次考试,就是能在金话筒颁奖晚会上揭晓成绩。今天,分数出来了,当然参与答题的人不止我一个,是我所在的团队每一个队员共同努力完成的。与其说今天我来领奖,不如说是来领一盏灯,这盏明灯将会照着我把未来的路走的更好。

对话张晓北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张老师,您好!很高兴采访您。我们知道,您的生活阅历非常丰富,据说也是多才多艺,高中就对音乐有过美好的憧憬,且取得过一些不错的成绩,这些经历对您的主持工作有什么影响和促进吗?请您简单谈谈。

张晓北:谢谢,很高心接受贵刊的采访。我谈不上阅历非常丰富,但确实也是经历了很多。工作了两年之后,我又重新考到了当年的“北广”,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当时读的是播音系,我算是入行比较晚的吧,中间也走了不少弯路,一路上跌跌撞撞,遇到了不少挫折,也曾出现过误选误判,经历了磕磕绊绊,近无经验、远无示范,当时觉得非常苦闷无助,好在我有铆劲,有韧性,一旦确立了目标,就会尽全力去实现它,最终苍天不负,我如愿以偿。

高中毕业那会儿,港台一大批歌星的原创歌曲飘满了大街小巷,歌词既写实又写意,曲调悠扬,旋律舒适,当时的流行音乐陪伴着我度过了难忘的青葱岁月。年少时的困顿遭遇若无以抒发,那些歌词和曲调倒是能舔舐伤口,给予希望,灌输力量,勾勒些许未来。我那时并没有察觉经典音乐作品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她是在传播爱,她那么无私地爱着我,我当然头也不回地爱着她,心灵的共鸣触碰出超乎想象的思维灵感,我经久地品吞美妙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后来不知不觉、水到渠成般地能写歌填词的浅层原因。但是挺遗憾,音乐却和新闻很难找到契合点,感性与理性的交锋、精神与现实的冲突,我纵豪情似旧时,也只好任花开花落两由之了!不过话又说回来,音乐与新闻不相融,倒是与真实生活紧密相连。每个痴迷音乐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人,生活给了我音乐创作的灵感,音乐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我喜爱音乐,也会主持一些文艺晚会、音乐会之类的活动,比如,2007年5月,我主持了中国话剧百年庆典大型文艺晚会,2008年,主持了江苏新年音乐会,因此,音乐也走进了我的工作。

记者:您目前主持的节目很受欢迎,收视率也在节节攀升,请您具体谈一谈。

张晓北: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我主持一档侦探纪实类节目《疑案解码》,她是一档以还原著名刑事案件来龙去脉的破案节目,也有点像纪录片,所选事件都是世界知名的大案、要案,如刺杀里根、飞碟之谜、皇室艳照门等等。这档节目的真实性和还原能力是吸引受众的关键,因此,作为主持人我会带着观众身历其境地去破案,让观众真实地感受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一步一步地还原事发情境,一层一层地解开疑案谜团。主持这档节目我力求展示我讲故事说大事的能力,而且一定要表演,让节目更加生动、引人入胜。这类型的节目一定要进行“包装”, 主持人要随时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什么时候正面,什么时候侧面,都会传递出不同的意思。所以主持这个节目很有意思,像是在演电影,但是剧中主人公经历的危、险、苦、难,我不用去遭遇却也能感同身受,这般滋味若非经过,难尝其乐。

这个节目江苏省网收视率很好,我也挺欣慰,感谢观众对我主持的节目给予支持和肯定。收视率节节攀升,离不开更多台前幕后的工作者们,他们默默奉献、不辞劳苦,应当说他们的功劳比我的大。我们会不断地探索和学习,用更好地节目来回报给观众。

记者:您在工作之余还潜心于通俗歌曲的创作,把写词写曲创作歌曲作为一种爱好,您是如何处理播音主持和歌曲创作两者之间时间安排的?写词写曲创作歌曲对您的主持工作会有促进吗?

张晓北:一般来说,通俗歌曲的创作,是一件极为耗时的繁琐工作,但却乐趣无穷,然而也休想恋战,因为它就像一场艳遇,可遇而不可求,侥幸遇到,就像嫩芽盼来了春风,心旌那叫一个荡漾。开始苦恋,成熟期一过就该成亲生子了,所以说,我创作出来的每个作品都像是我的孩子,我很爱惜他们。我大概写了一百多首词和曲,全都会存在库里。创作歌曲时,时间、情绪、心境都是天敌,没有这三样,就谈不上乐享其中。当创作灵感突如其来时,我会随时记下心中所想,即使某些特定情况不允许,我还是只要得空就会记录,否则过了这一时间,下次要写就是另一种心境和情绪了。坦白说词曲创作和播音主持并不冲突,主持工作虽然占据了我很大一部分时间,但是业余时间我还是可以与音乐为伴,沉醉其中,自得其乐。此外,非常开心大家喜欢我创作的《仙恋》《初爱》和《只为一生安宁》这三首歌。

在电视台上班,让我写的歌有了“用武之地”。我为一档晨间节目《早安江苏》填词、作曲并演唱了主题歌,历时七年,天天在播,现在听者仍然听的饶有兴致。看来,当艺术元素幻化成了作品,就具备了打动人、感染人的资本,艺术因此而被人们感知和认可。此外,对我来说,获益最大的是音乐创作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启发思维、舒缓心境,还可以唤起我体验细微生活的真实欲望,更能宣泄灵魂中隐匿已久、早该抹去的尘埃。作为一个业余的音乐人,我希望用我对音乐创作的热忱,燃烧我对主持工作的激情,我坚信这火焰明亮而耀眼。

记者:您被网民誉为中国第一位“融播讲说词曲唱于一身”的主持人,您这种创意的源泉是什么?以这样不同的形式播报新闻,对一个主持人的发展有哪些好处?

张晓北:我认为做主持人一定要主次分明,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不能任由其他事情喧宾夺主,否则就两厢怨了。我说过故事讲过新闻,播音系天然的就是新闻播音,有时也写词作曲,“融播讲说唱于一身”是有些盛赞了。我只是尽可能的提高自己,增强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断追寻新的人生目标,实现自身的人生渴望。作为主持人,难就难在定位精准、特色鲜明,万金油不如一枝花!精确的定位,往往能让一个主持人走得更远。就主持工作而言,我谈不上说是多有“创意”,只是我的一些技能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能从更广的层面上去体味生活,从而发现美,感受美。而这种美也让我发自内心的感谢生活,不自觉的对未来满怀憧憬,对工作充满热情。

记者:作为新闻人,关注是责任,但比责任更有意义的是奉献。您作为一位新闻人,也作为一位音乐爱好者,曾为汶川地震中的小朋友们写过一首歌,能否和读者分享一下您当时写这首歌时的心境及初衷?

张晓北:作为新闻人,每天都要关注社会动态,只有在动态的社会中不断地发现、更新和思索,才能谈得上新闻从业者的责任和奉献。汶川的天灾,让多少家庭毁掉,多少骨肉分离,触目则惊心,回首即神伤,那种痛是折磨。我想着孩子们的脸,想着军装的绿,想着春去秋来,就写了《你是我心中最美的想》,就像歌中描绘的那样:“缓缓地春风中有微笑的光芒,照着你,照着我快乐地成长”,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时常面带微笑、快乐地长大。孩子们是最需要呵护和关怀的,他们的笑和泪让我们很难忘记,灾区的小朋友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温暖和快乐。我希望用歌声带给灾区小朋友们最窝心的慰藉,让他们知道我们惦记着他们,想念着他们,保护着他们,这也许仅仅是我力所能及的,我为汶川遥祝和祈祷。

记者:获得全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可以说是对您独特的主持风格的一种肯定,您是否考虑要改变这种主持风格?您对您的职业未来有什么规划?

张晓北:获得“金话筒”殊荣,我很高兴也很担忧。高兴的是我被肯定和认可,得到这么大的鼓励,我会更加努力,做得更好;担忧的是“金话筒”的含金量正在下降,每年都评,荣誉虽然高,但是可选范围却很窄,倘若个性不能彰显,百花齐放的效果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我的新闻播音风格是大众化的,但每个人的才华体现却是不拘一格的,有人比较单一,有人比较多元,但恰如其分的结合统一,又天时地利人和地爆发在自己的事业脉博上,却并非人人都有那个幸运。我倒是有一丝欣慰,我的微准备敲开了小包围,在众多样态竞争中还算个性鲜明。我更愿意把有创意的“包装”和“表演”带进电视节目中。主持风格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它就像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的主持风格既然都被肯定了,我又何必急着去改变它呢?我的职业规划很简单,就是持续地从事我喜爱的主持工作,并且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奋斗不息。

记者:有人说您是一位“全能”的主持人,在您看来,作为主持人重要的是“术业有专攻”还是“全能发展”?

张晓北:我不能算是个全能的主持人,事实上谁都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全能”。在当今媒体呈现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下,自媒体势如潮水,人们似乎不再需要电视媒体的某些力量就可以满足自身需求,传统媒体危机意识逐渐增强。我觉得行内人应该先跳出行业自身来反观全局,一定要结合全球前沿领域高端站位的诸如科技、思维观念、生活态度及方式,因为如果想有科学的对策的话,也只有多项结合来分析和预判。前几年苹果手机开始独步天下,中国人的生活已经悄然改变:我们更快地知道了离我们更近的新闻,看到了人们内心世界的时时翻滚,遥不可及各界明星的步履体温,昼伏夜出难以为继的另类人群……这些都没有播音员、主持人的参与,可是却都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话题中。新闻主播的面貌即将也必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那么说到自身,我时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有把职业当事业的心态,不是为了成为人人关注的焦点,只是想让我的主持生涯成为自己引以为傲的艺术之旅。途中无论偶遇花香满径,还是面临沼泽泥潭,我都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记者:如今,新媒体不断发展,技术不断革新,需要主持人也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新的适合现代受众的播报方式。您认为传统的播音主持人应如何调整思路和工作方式方法,才能适应大传媒时代的发展趋势?

张晓北:改革开放30多年了,大家的市场经济意识空前提高,全球一体化的格局越来越凸显,只要车轮滚滚向前,每个人安身立命的状态就都会由世界主流价值观来左右和决定。那么敏锐的把握瞬息之间的机遇,勤奋地学习,时刻处于准备状态,不但要急速地适应和溶解当下快节奏的社会进程,还需要我们知的更多,懂得更多,会的更多,做一个生活的大家,而不囿于本位。换句话说,就是需要更好地去适应急速变动的社会,用辩证的眼光审视当前的变化。在这个人人渴望成功的时代,急于求成反而欲速不达,不要只想成功,也要想失败,即便成功,也不是单一性的成功,要赢就收获全部:身体、心态、环境、财富,否则要么属于心态不好,要么属于心智尚未成熟。要学会做一个准备着的人,在过程中感觉充实并能自我欣赏,端正生活态度,增加潜意识美感,实现人生的价值最大化,摒弃通俗意义上财富的多寡。一句话:得之泰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