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播音必看的8本书

2020-11-23 16:43 播音主持指南 训练课程

 

《中国播音学》

 

 

1994年10月,张颂老师主编的《中国播音学》出版,标志着一个新学科的诞生。《中国播音学》是播音学科的奠基之作,也一直是播音考研的参考书之一。

 

这本书(第二版)共5编,46章,由20多位老师撰稿,可以说汇聚我国播音教学名师。比如第一编(1-5章)的作者是姚喜双老师。发声部分(呼吸控制、喉部控制)作者是李钢老师。即兴口语部分的作者鲁景超老师。

 

王璐老师编著的《播音员主持人训练手册——语音发声》,学播音的朋友可能不会陌生,这本书既专业又精炼,很适合作为播音零基础入门的教材。而《中国播音学》中字音(声母、韵母、声调)部分的作者也是王璐老师。不同的是,《中国播音学》则鞭辟入里,适合从入门到精通的进阶。

 

《播音发声学》

 

 

徐恒老师是我国播音教育的创始人之一,播音发声学的奠基人。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开设播音专业,徐恒老师正是牵头筹建者之一。

 

南开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的徐恒老师从“零”开始探索播音发声的科学原理,于1985年写作完成了我国播音发声领域最早的教材《播音发声学》。

 

这本定价10元,只有160页的《播音发声学》,大概是众多播音教材中最薄的一本,全书字字珠玑,几乎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虽惜字如金,却又似乎蕴藏了取之不尽的“宝藏”,总能让人温故知新,百看不厌。

 

据说,第一次阅读这本书的朋友,常会发出“相见恨晚”的感叹!

 

《播音创作基础》

 

 

张颂老师的《播音创作基础》一书于1985年出版,由此构建起《中国播音学》的核心理论,此书也是播音主持教学的核心教材。

 

作为播音创作的“基础”理论,其中阐释的播音创作特点、技巧、规律等,对于不同的播音形式是具有“共性”的。

 

比如,第一次接触“纪录片解说”的朋友往往会感觉无从下手,容易因“照猫画虎”而形成节奏单一的“拖腔”,认为这样才“像”解说。

 

其实,从“播音创作基础”的角度来看,“纪录片解说”同样遵循播音创作的基础性理论,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等,都是不能脱离“内容”去创作的。

 

《实用播音教程》(共4册)

 

 

《实用播音教程》作为“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似乎是除《中国播音学》之外,最为详尽、系统的播音教程,也一直是很多院校播音专业所使用的教材。

 

这套教材一共四本书,不论是语音发声、语言表达,还是广播播音、电视播音,几乎每个知识点都讲解得十分透彻,对例稿的分析也非常详细,是含金量极高的一套播音教材。

 

随着“十二五”、“十三五”大量新教材出版,很多大学已经不再使用这套书作为配套教材,当然或许也因为这套教程里的例稿很多都是90年代的新闻,确实不够与时俱进。

 

从理论知识的详尽程度来说,《实用播音教程》当前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值得学习。

 

《现代汉语词典》

 

 

学播音,干播音,离不开字典。很多优秀的播音员,甚至把自己学成了“活字典”。

 

于芳老师曾说,拿不准的字音,播音员就应该“胆小”一点。不能太胆大,张嘴去胡念。在字音上一定要严谨,因为你就是干这个的。

 

经常念错字,其实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松了,严谨、认真的传统不应该丢掉。(于芳)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现代汉语词典》出新版的速度似乎越来越快,这也带来了一点困扰。

 

以上8本书,既可以说是“教材”,又可以看做是“工具书”,同时也是一盏盏指路的明灯。在我们的专业学习遇到困惑的时候,翻开看一看,或许就会茅塞顿开。

 

当然,《中国播音学》的很多章节,都可以扩展成一本本独立的教材。而为《中国播音学》撰稿的20多位老师,以及其他很多专家学者、播音员、青年教师也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的专著出版。如都能阅读学习,相信一定会获益匪浅。

 

若对播音感兴趣,莫说是8本播音书,80本也不算多。

 

一起学习起来吧!

 

本文内容来源:播音缘(ID:boyin8)

仅供交流学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